才特许老丞相颐养天年,也还是完全没用。
�6�9�6�9这只会被理解为‘皇帝在给老臣留体面’,却根本无法让人相信。
�6�9�6�9因为没人会相信,也没人愿意相信:这世上,居然会有人愿意主动放弃万石俸禄、相宰之位,宁愿回家乡的穷乡僻壤,做个富家翁。
�6�9�6�9所以,庸人舍不得权柄,自然不愿离职;
�6�9�6�9思想境界高、愿意舍弃权力的人,也仍旧难免会被社会舆论所裹挟,只能通过‘终老任上’的方式,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庸相、昏官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你看!
�6�9�6�9——我到死都还是丞相!
�6�9�6�9——宗庙、社稷,那是一天都离不开我啊!
�6�9�6�9——要不是我实在寿数已尽,这丞相之位,哪儿还轮得到别人?
�6�9�6�9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背景,申屠嘉主动乞骸骨的举动,才会这般让人讶异。
�6�9�6�9申屠嘉舍得下权柄?
�6�9�6�9就算舍得下,难道回了家乡,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?
�6�9�6�9在申屠嘉第一次,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在公开正式场合,向天子启请奏告老时,温室殿内的每一个人,几乎都带着这样的想法。
�6�9�6�9但天子启接下来的应答,却是大大出乎了朝臣百官预料的同时,也让天下人——乃至后世之人,重新认识到了这位‘中人之姿’的老丞相,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。
�6�9�6�9“众卿,或多或少都听说了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在私下,丞相已经再三请辞告老,朕却都没有允准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到今日,丞相又在这朝议之上,当着百官功侯的面,再度上奏乞骸骨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想来,是丞相心意已决,朕即便想留,也无法让丞相回转心意了?”
�6�9�6�9天子启此言一出,众人不由得又是一奇,纷纷将愈发惊诧的目光,撒向殿中央的申屠嘉。
�6�9�6�9早先,坊间确实有过申屠嘉私下上奏,请乞骸骨的舆论。
�6�9�6�9但大多数人对此,都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。
�6�9�6�9即便是信的那一半,也更多是认为申屠嘉此番,是又被天子启做的什么事给惹恼了,才又犯了倔脾气,想要拿辞官来威胁天子启。
�6�9�6�9但当下,看天子启这非但没有丝毫怒意,反而还满带着感怀、唏嘘,更甚是不舍的架势……
�6�9�6�9“难不成申屠嘉,当真舍得下这滔天权柄,宁愿告老归乡?”
�6�9�6�9“要知道当年,北平侯被罢相,可是惹得天下人无不嗤笑,北平侯羞愤之下,至今都没来过长安呐?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何止北平侯?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就连北平侯的族亲,都再没人来过长安!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没发现这些年,朝堂内外,都没剩几个姓张的官员了吗?”
�6�9�6�9殿内,百官公卿暗下交头接耳起来,无不为申屠嘉‘居然真的要辞官’而感到震惊。
�6�9�6�9更让人震惊的,是天子启那非但不恼,反而还满带着不舍的反应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看这架势,申屠嘉,是真的要辞官了?
�6�9�6�9陛下不舍归不舍,但看这反应,也似是不打算硬留……
�6�9�6�9一时间,朝臣班列——尤其是西席的功侯班列之内,顿时便多出好几道蠢蠢欲动的身影!
�6�9�6�9至于东席,御史大夫陶青更是陡然鼻息粗重,脊背却也不由挺得更直了些——好似丞相之位,已经是陶青的囊中之物。
�6�9�6�9对于申屠嘉甘愿告老,大多数人都感到惊诧。
�6�9�6�9但对于那些有资格角逐丞相之位的功侯而言,惊诧归惊诧,唏嘘归唏嘘;
�6�9�6�9可最要紧的,还是赶紧盯住这好不容易空出来,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多久的丞相之位!
�6�9�6�9天见可怜~
�6�9�6�9如今汉家,别说是丞相之位了,就连那些稍微有点实权的九卿职务,其轮转周期,都基本是以十年为单位的……
�6�9�6�9除非特殊情况,要想做丞相,除
第129章 请周亚夫开始表演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